雁鸿:火到国外的国风手艺人发表时间:2023-10-12 18:40 所属课程:《中西文化比较》 案例简介: 来自四川成都的国风手艺人雁鸿,用18个易拉罐做的京剧头冠走红。她设计制作的国风饰品得到了海内外网友的喜爱,曾受邀到英国牛津大学演讲,分享她的作品和创作经历。通过她的作品,越来越多外国人开始了解并喜爱“中国风”艺术。 案例内容: 用68个废弃易拉罐,耗时60天仿制苗族头饰;用3000颗坚果壳,耗时45天制成“黄金”盔甲;用铜丝网制作清代指尖护甲;用鹅毛仿制明朝点翠翟冠……抖音创作者“雁鸿Aimee”常常凭借自己的手工艺登上热搜。 从复刻《延禧攻略》《如懿传》等古装剧头饰而走红网络,到学习绒花、花丝镶嵌等传统工艺进行原创设计,灵活选取易拉罐等生活物品进行工艺创新,“85后”四川姑娘雁鸿将作品制作过程拍成视频,发布在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上,受到了海内外网友的追捧与喜爱。 2018年9月,雁鸿在抖音上发布了第一支视频作品——用绒棒仿制《延禧攻略》中富察皇后佩戴的绒花头饰。没想到,并没有粉丝基础的她因为这支视频获得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和点赞,“我觉得自己受到了很大鼓舞,忽然发现原来有这么多人喜欢以传统手工艺品制作为内容的视频。”雁鸿说。 为了提升创作水平,从绘画、色彩搭配、古代文化等基础知识,到滴胶、仿绒花、折纸等常用的古风手作技能,雁鸿不断地自学,因为她觉得自己“不是专业出身,所以要补习的东西非常多”。随后,她陆续复刻了许多国风头饰,如《霸王别姬》中虞姬的如意冠、《清平乐》中宋代皇后佩戴的九龙四凤花钗冠、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》里盛明兰大婚时佩戴的凤冠等,不少网友开始称雁鸿为“手工大神”。 但一些承袭传统手工技艺的老匠人的专业点评,却给雁鸿提了醒。“我之前一直用‘仿点翠’做头饰,这是我通过自学摸索出来的方法,但是在专业做花丝镶嵌的匠人看来,我做的这些只能算是手工,和传统工艺相比还有粗糙和不专业的地方。”受到质疑后的雁鸿没有气馁,而是坦然接受批评,开始积极寻求拜师学艺。她通过当地非遗管理部门辗转联系到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——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倪成玉。倪成玉被雁鸿的作品和天赋所打动,在2021年5月正式收她为徒,传授花丝镶嵌传统技艺,随后两人一起合作完成了花丝镶嵌步摇冠等作品。 在雁鸿视频作品中,除了展示头饰的制作过程,还增加了对传统服饰、手工技艺等中华传统文化的介绍。除了通过电视剧、绘画来寻找灵感,雁鸿还会更多地从神话书籍、古代壁画和文物中抓取灵感。例如,在《山海经》系列作品中,雁鸿根据婴勺、夫诸等异兽的神话传说,设计出颇具艺术个性的妆容和首饰。还有以精卫、三星堆青铜神树、莫高窟壁画等为灵感创作的头饰和妆容等,也给网友留下深刻印象。 如今,雁鸿的制作视频全网播放量接近两千万次,并被众多热心网友分享到国外。2019年,雁鸿受牛津大学邀请做演讲,她以《中国创作的一万种可能》为演讲主题,向国际友人分享了国风手工艺作品的创作理念和自己的独特经历。她还表示:“我想在把我们传统文化的美分享出去的同时,也把我在国内看不到的东西学回来。”此后不久,雁鸿受一位印尼设计师邀请,合作设计参与2021年米兰时装周的服饰。在米兰时装周上,雁鸿将自己手工制作的头饰、腰带、裙子等11套作品与时装结合,惊艳的秀场效果引发了国外各大时尚杂志的关注。 资料来源: http://paper.people.com.cn/rmrbhwb/html/2022-07/27/content_25931089.htm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