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遗纪录电影《天工苏作》海外放映获好评发表时间:2023-09-27 20:56 所属课程:《国际传播理论(双语)》 案例简介: 《天工苏作》是由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、苏州市非遗办联合出品的纪录电影。该片从2014年开始筹备,2016年正式立项,并于2022年6月正式登陆北美,率先在纽约、洛杉矶、旧金山、多伦多、加拿大温哥华等北美城市的主流影院上映。该片向世界展示了9 项具有典型意义的苏作手艺,引发海外热议,广受好评。 案例内容: 《天工苏作》聚焦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以12位代表性“非遗”传承人的视角,讲述了灯彩、核雕、宋锦、明式家具、船点、苏绣、香山帮营造、缂丝、玉雕9项苏作手艺的前世今生以及每位传承人与手艺之间发生的温情故事。 截至2020年12月,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总数达42项,位居世界第一。苏州共拥有“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”6项、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29,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0人。苏州和江南人文传承千年的风骨和云志,为“非遗”纪录电影《天工苏作》的诞生贡献了深厚的土壤。 《天工苏作》是首次集中呈现苏工苏作的纪录片。《天工苏作》以宣传、保护和推广苏州非遗手工艺为目标,采用戏剧化叙事模式,将解说词与视听画面有机融合,辅以多维的传播手段,呼唤大众对苏州“非遗”的关注。《天工苏作》以准确捕捉苏作“非遗”传承人的精神层面为“支点”,通过12位不同年龄、不同经历、不同领域的“非遗”传承人的讲述,展示了中国匠人坚守一件事、终生投身其中的感人历程。这部影片历数了12位传承人的人生经历及其与传统工艺的交融,描绘了家族传承和师徒情谊在工艺传承过程中的美好片段:船点师傅为了表达对小孙女的爱,用颤抖的手重拾搁置了八年的手艺;年轻的绣娘为习得“双面绣”,追随苏绣代表性传承人,誓要一生学艺;灯彩大师说:“世界上的灯,说到底只有两种——给人家看的和给自己看的。给人家的挂在外面,亮了还要灭;给自己的放在心里,始终亮在那儿”。寻常手艺人背后隐藏着许多不寻常的手艺故事,他们的内心激荡和生活智慧常常令人敬佩。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物质的表达,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。他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,让观众领略到非遗文化背后的美妙和魅力。 为了扩大中国非遗故事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,《天工苏作》于当地时间2022年6月24日在纽约、洛杉矶、旧金山、多伦多、温哥华五大城市的主流院线献映,受到了海外观众的好评。影片上映后备受瞩目,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。香港商报网称其“将进一步引领非遗文化走向大众,走入海外年轻人的社群文化,代表中国走向世界”。美国阿罕布拉市前市长沈时康观影后表示:“影片让海外观众有机会通过大银幕了解中华传统手工艺的博大精深,也让观众体会到中国匠人的匠心与坚守。同时,影片从客观的角度阐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发展产生的传承断层危机。时代在变迁,捍卫传统手工艺也是在传承中华文化”。纽约线上影评组织成员Avi Offer观看影片后,在权威电影评论和资讯网站发表影评,他以“镜头优美,闪闪发光,令人兴奋”为标题,大力称赞影片“令人大开眼界”。 《天工苏作》在海外院线上映,将进一步引领非遗文化走向大众,代表中国走向世界。让全世界的观众透过大银幕探访千年遗存,感受中国匠人手艺的精妙和中国匠心不变的坚守。 参考资料: 1. 杨永艳. “再现”与“再嵌”:纪录片《天工苏作》的“非遗”言说[J]. 《电影评介》,2022,(12):93-95. 2. 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736870453960426637&wfr=spider&for=pc 3. http://www.xdkb.net/p1/rd/20220628/300734.html |